媒體報導, 活動成果

「國泰金控」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場:以投資創變,共塑永續新未來

|國泰金控及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攜手國立政治大學,於5月16日在綜合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左起林士淵教授、陳富煒理事長、吳惠君資深副總經理、蔡維奇副校長、徐士勛教授。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由國泰金控與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及國立政治大學三方共同主辦的「國泰金控」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場,於5月16日在綜合院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吸引超過百位師生參加。本次論壇邀請多位重量級與談嘉賓,包括國泰投信資深副總經理吳惠君、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理事長陳富煒、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發長暨經濟系教授徐士勛等人,共同探討永續與影響力投資的議題,並強調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致詞時表示,政大與國泰金控有多面向的合作,如針對東南亞外籍生提供的獎助學金與實習等計畫。政大也感謝國泰投信吳惠君資深副總與影響力投資協會陳富煒理事長均為校友,回校園分享專業經驗,對學校師生助益良多。永續發展一直是大學重要議題,政大在商、法、理學院等學科已推動公司治理、員工關懷、人權等相關課程多年。大學社會責任(USR)與社會實踐也是政大近年積極努力的方向。政大投資小組與學生社團也已開始關注影響力投資議題。

blank

|副校長蔡維奇表示,永續發展是政大長期重視的方向,校內投資小組與學生社團也已投入影響力投資的相關實踐。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國泰投信資深副總經理吳惠君致詞時分享,國泰長期重視年輕人發展,冀望成為賦能青年、解決社會挑戰與提升職場能力的推手。國泰自2022年起與影響力投資協會合作舉辦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已累積超過18場,吸引超過2500人參與。論壇目標從翻轉教育、永續力、職場力三個層面培養人才。強調永續發展目標(SDGs)需要大量資金才能達成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雖然僅需1.1%的資產擁有者承諾投入即有機會,但目前全球在氣溫降低等目標的達成率仍落後。影響力投資以SDGs為框架,希望企業在創造價值的同時,能關注社會與環境議題。

blank

|國泰投信資深副總經理吳惠君致詞時,特別提到,國泰長期重視年輕人發展,冀望成為青年解決社會挑戰與提升職場能力的推手。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專題演講中,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理事長陳富煒深入解釋了ESG與影響力投資的差異。強調ESG關注的是「降低危害」或稱「不造成損害」,而影響力投資則旨在「創造正向且可衡量的影響」,透過創新的產品或服務模式,直接為社會和環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台灣企業從2014年食安風暴和氣爆後開始被要求撰寫CSR報告書(後轉為ESG,現稱為永續報告書)。雖然ESG是降低風險並獲取報酬,但影響力投資更進一步,追求在解決社會環境問題的同時也能獲得財務回報。影響力投資需要有產生正面社會以及環境影響的「意圖」,且回報可能與市場報酬一致、較低,甚至僅是取回本金。

台灣在永續方面雖有自身的18項SDGs(較聯合國多了一項「非核家園」),但目前整體達成率僅18%12。特別在就業及經濟成長(SDG 8)、保育海洋生態(SDG 14)、性別平等(SDG 5)、永續城鄉(SDG 11)、消弭飢餓(SDG 2)及優質教育(SDG 4)等指標上,進度尤其落後。全球要達成SDGs 2030目標,尚需4.2兆美元的影響力投資資金投入。

blank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理事長,於專題演講中深入解釋了ESG與影響力投資的差異,傳達投資不僅要有利潤,更需關注其對社會和環境的正面影響,這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息息相關。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徐士勛研發長專題演講中也詳細說明學校在永續發展上的組織藍圖,包括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永續發展辦公室、社會實踐辦公室等。政大以「人本」為核心,將永續與社會責任融入學校DNA。透過「五層深化」策略,鼓勵學生在專業課程中結合永續議題,修習相關課程,參與USR團隊解決在地問題。政大的USR計畫涵蓋多元議題,並對應多項SDGs,特別在優質教育(SDG 4)和永續城鄉(SDG 11)等領域成果豐碩15,但同時也關注消弭飢餓、良好健康與福祉、減少不平等、負責任消費及生產等其他SDGs15。學校也整合專業知識,推出七大「政解方」,跨領域回應社會轉型需求與SDG趨勢。

blank

|研究發展處徐士勛研發長專題演講中詳細介紹政大在永續發展上的組織藍圖與未來擘劃。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專題座談中,吳惠君資深副總經理分享了國泰金控在永續金融的具體實踐。金融業作為資金中介者,在經濟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國泰推動綠色金融,透過核心職能支持碳轉型。舉出,國泰世華銀行是台灣首家承作太陽能電廠專案融資的銀行(2011年),也承作離岸風電貸款,並推出永續績效連結貸款,提供達成永續目標的企業優惠利率。國泰人壽則成立太陽能電廠,並透過保險協助能源業者分散風險。在投資方面,國泰投信將ESG篩選融入投資流程。此外,國泰電力及電信也推動「薯光計劃」,尋找適合的農電共生作物(如狼尾草),以減少進口牧草並兼顧土地健康與產銷平衡。皆是永續作為對國泰的益處包括:從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中尋找產品服務創新,提升品牌形象與資產價值(如綠房東,提升大樓出租率),降低風險(如透過「FitBack健康吧」App鼓勵國人健康,降低保單賠付率),以及吸引關注永續議題的年輕人才加入。

blank

|專題座談中,國泰投信吳惠君資深副總經理分享了國泰在永續金融的具體實踐。特別金融業作為資金中介者,在經濟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徐士勛研發長認為,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是讓學生具備國家社會領導能力,並有關懷社會、具備社會責任的特質。雖然學術界難以立即量化效益,但永續努力能提升大學國際排名,且學校希望透過改變環境、推動文化,讓關心永續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陳富煒理事長也提到,台灣的影響力投資生態系已逐漸成形,體現於基金規模增長、公共議題關注、歐洲規範揭露、地方政府發行社會或預測債券,以及新政策的推動。然而,目前台灣最缺乏的是「影響力投資人才」。

blank

|徐士勛研發長認為,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是讓學生具備國家社會領導能力,並有關懷社會、具備社會責任的特質。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針對人才議題,吳惠君資深副總經理表示,金融業需要永續人才。除了商學背景,也需要跨領域的人才。徐士勛研發長也呼應,雖然政大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但可以透過結合專業知識與「人本」思考,在AI、企業永續管理等領域與企業合作,提供不同視角的解決方案。過去國泰與政大已有透過AI運算協助投資標的ESG篩選的合作案例,學生參與其中並有畢業後加入國泰延續專案。

blank

|透過對談讓師生瞭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透過影響力投資和學術機構的參與共創效益。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在永續的潮流中突顯了透過投資促進社會變革的可能性,以及政大在學術界與產業界在推動永續發展、培養未來人才方面合作的重要性。儘管挑戰存在,各方都朝著共同塑造更具韌性與公平的社會未來努力。

 

blank

|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場,吸引超過百位師生參與。圖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撰文&聯絡人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 email: [email protected]

王正雄 Liam Wang +88693819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