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力投資新解方:深度節能與虛擬電廠雙引擎啟動
(2025年6月26日,台北) 由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與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共同主辦的「台灣影響力投資行動元年」系列雙月論壇,以「深度節能x虛擬電廠x影響力投資」為主題,探索綠色經濟與永續金融的實踐路徑。
在氣候變遷、能源結構轉型與供應鏈重組的多重挑戰下,企業尋求兼顧永續承諾與營運韌性的解方已成為必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管理處策略規劃協理滕萬里表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獲全球影響力投資執行委員會(GSG Impact)認可,正式成為台灣代表機構,象徵我國在永續金融領域邁向國際舞台。
他進一步指出,銀行業作為資金流動的核心樞紐,不再僅是資金調度者,更應成為推動節能與淨零行動的重要引擎。上海商銀申請加入SBT(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已於今年初獲得國際組織核准,並積極應對最具挑戰性的「範疇三」碳排放議題。
「若碳排放難以即時控制,那我們就從節電著手。」他表示,銀行已透過推動節能服務業、綠色授信與永續連結貸款等三大金融工具,支持企業採購綠電、導入節能設備與創新商業模式,協助企業實現可行的轉型路徑。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管理處策略規劃協理滕萬里代表致詞。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理事長陳富煒則從資本運用的視角說明,節能與虛擬電廠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影響力投資從ESG走向SDGs的重要轉捩點:「相較於傳統再生能源著重於發電端,深度節能與智慧調度策略更能直接呼應氣候行動(SDG 13)、可負擔的永續能源(SDG 7)以及健康與福祉(SDG 3)等核心目標,實現財務與社會及環境的雙重報酬。」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理事長陳富煒代表致詞。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論壇中,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鄭名山分享深度節能的三大技術面向:一是改變從行為、優化建築設計與輕量化運輸載具著手的「降低需求」;二是聚焦供暖與供冷等十大「高效率設備」應用;三是透過AI結合能源管理系統(EMS)實現「智慧控制優化」,提升能源使用效益。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鄭名山專題分享。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論壇焦點對談由綠學院創辦人楊雅雲主持,與談人包括工研院副所長鄭名山、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虛擬電廠工作小組召集人暨億鴻系統科技董事長張家豪,以及勤業眾信數位轉型服務暨能源資源產業負責人溫紹群。三位專家指出,虛擬電廠與節能策略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動能,可創造環境效益與財務回報兼具的綠色新典範。
深度節能x虛擬電廠x影響力投資專題與談。左起綠學院創辦人楊雅雲、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鄭名山、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虛擬電廠工作小組召集人及億鴻系統科技董事長張家豪、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數位轉型服務暨暨能源與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在淨零轉型過程中,經濟活動的成長仍會造成碳排增加,深度節能是短期內降低碳排的重要手段,而創新科技應用則是協助深度節能的重要推手。而在再生能源發展快速但穩定性不足的情況下,虛擬電廠(VPP)則是提升電網彈性與調度效率的解方。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虛擬電廠工作小組召集人及億鴻系統科技董事長張家豪與談分享。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虛擬電廠是一種整合太陽能、儲能設備、空調系統等分散能源資產的智慧平台,透過AI預測與能源管理系統串聯,雖不自建電廠,卻具備類似傳統電廠的調度功能。因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特性,虛擬電廠必須結合精準預測與彈性節能,強化電網穩定與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虛擬電廠與儲能產業已逐漸與電價套利、資產化融資及客製化能源財務模型結合。在電價波動擴大、技術成本降低,以及融資工具支持下,節能與儲能方案已具備創造穩定現金流與具吸引力的內部報酬率(IRR)潛力。若能結合綠能保單、再保機制與完善的退場設計,將可進一步降低企業導入門檻,提升專案可行性與擴散力。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數位轉型服務暨暨能源與資源與工業產業負責人溫紹群與談分享。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從影響力投資的觀點來看,深度節能與虛擬電廠不僅是具市場潛力的綠色投資方向,更有明確的社會價值與氣候正向效益,是驅動永續轉型的雙引擎,符合影響力投資所追求的「財務報酬」與「可衡量的正向影響」雙重目標。
關於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aiwan Impact Investing Association,簡稱TIIA),官網:www.tiia.tw
TIIA於2020年12月9日由70多位產學研各界同好與先進所共同發起成立,為非政治性、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引領市場資本、共創永續價值(Private Capital, Public Good)為宗旨,期能:
- 引領市場資本,同時追求投資獲利及永續發展目標(SDGs)
- 協力推動影響力投資生態系之健全發展並接軌國際
TIIA是「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 GIIN)在台灣唯一的合作夥伴、「全球影響力投資執委會」(GSG Impact)的台灣特別代表(Taiwan Special Taskforce),以及「亞洲社會投資人網絡」(Asia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 AVPN)的會員。在推動影響力投資方面台灣雖然起步較晚,然而在各界的積極參與中,從「追隨者」(Taker),轉身為可靠的「貢獻者」(Giver)將指日可待。
註: GIIN (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定義「影響力投資」為「有意為社會及環境造就正面的、 可衡量的影響力,同時也創造利潤的投資」,相較於「ESG投資」,雖同屬「永續投資」的範疇,但更聚焦SDGs,旨在提供主題性方案,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及社會問題。「影響力投資」通常以SDGs作為主題,如氣候行動、潔淨能源、永續城鄉、健康福祉等,更著重於Contribute to Solutions,而非僅止於「ESG投資」的Benefit Stakeholders。
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