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活動成果

新師董聯盟與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合辦【ESG到影響力投資】講座

【ESG到影響力投資】TIIA x 新師董聯盟

2023年10月4日,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副理事長陳富煒(Charles)和常務理事謝文淵(Joseph)受邀至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與新師董聯盟合辦之【ESG到影響力投資】講座,與新竹在地企業及新一代創業家進行交流,探討企業如何從環境及社會的治理(Environmental & Social Governance),為企業、員工及社會帶來正向循環。

Charles提到台灣金管會從2014開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至目前公司治理藍圖3.0的永續治理,並正式正名為ESG。近幾年來,ESG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專有名詞。企業應該認真的了解其真諦,並藉以改變製造與供應鏈作業模式,讓未來商品與服務能降低對環境與社會之影響,進而以創新達到競爭力與永續經營。他並根據其實戰經驗說明企業最關心的三個議題:(一)ESG能否給企業帶來回報?做ESG還是要關注企業的主業及財務績效,而隨著社會整體對ESG問題的重視,ESG與企業績效之間正逐漸呈現正相關。(二)ESG投資的策略有哪些?ESG廣泛的整合永續主題,也直接影響資金分配,而ESG基金多以主題型為主。(三)企業的ESG投資和績效存在負相關?簡單分析發現,上市櫃公司的績效和ESG投資是負相關的,即短期內未帶來利潤回饋,但ESG投資強調長期性和相關性,而現有數據無法支持長期績效的研究。

Charles提醒,不是以交作業或漂的方式來面對ESG,而是落實E和S並從G的角度進行策略思考、風險管理、產品銷售及製程;企業必須關注已成主流的SDGs,體認到推動SDGs將可讓商業活動兼顧社會與環境的利益,同時讓永續發展原則更具行動力。

Joseph說道,從聯合國於2015年發表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最終成果報告來看,全球在八大目標均有進展。然而,並非只有落後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才有問題,已開發國家的問題也很多。因此,聯合國宣布從MDGs轉變為SDGs,加入全球氣候、碳排、和平、公正與包容等議題。面對SDGs,企業應找出自身可著手的目標,做深、做廣;而「對我來說,翻轉貧窮、公平對待,是我在乎的。」

Joseph認為日益熱門的影響力投資,有別於以往仰賴慈善、捐贈與「非營利」來做好事,而是倡導「做好事也要賺到錢」;不是以股東利潤為單一目標,而要同時追求可衡量的正面影響力。他亦提到影響力投資的考量三構面(衡量與管理、金融創新、主題投資),以及後COP27時代將為影響力投資帶來更多機會。未來十年,除了風險和報酬,影響力將有機會成為投資的第三維度,而投資分析將越發注重具體的、可衡量的、對社會與環境發揮積極作用的影響力。

講座內容相當精采,不僅與會者受益匪淺,更讓Charles與Joseph有機會與新竹在地企業及新一代創業家更多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