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投資當道,私募與創投都在關注哪些投資標的?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為推動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健全發展,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合作,邀請知名私募與創投經理人,於8月底舉辦專題座談,企圖從國際參與、教育、推廣等面向著手,串接生態系斷鏈之處,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投資方不只挹注資金,更投入商業策略與豐富的經驗,進一步撮合私人資本與公共利益,共創永續價值。
什麼是影響力投資?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指出,定義上,影響力投資要能為社會及環境帶來正面影響,此社會效益不僅可衡量,更能創造財務報酬,條件必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
若將其視為一段光譜,從避免危害社會環境的「責任投資」,平衡股東利益的「ESG投資」,乃至以投資為解方、創造價值的「SDGs投資」等,都是影響力投資的展現。投資領域方面,從個人切身的醫療、包容經濟、健康生活,到全球性的綠能、環境科技等,都是影響力投資關注的範疇。
氣候變遷:危機激發創新,創新帶來商機
MIH Climate Impact Venture Capital創始合夥人嚴心雋,長年關注氣候科技,他將氣候影響力投資分為七大類,包括能源、永續食農、交通、工業、消費、氣候變遷相關應對科技,以及減碳技術。
以氣候變遷科技新創為例,帶來的影響力已十分可觀。像是利用衛星影像、預測未來淹水帶的Jupiter Intelligence;分析企業供應鏈風險的Everstream Analytics;或是提供野火監測的Pano AI,都受到創投青睞。
嚴心雋形容,未來「可持續」將吃掉世界、嵌入所有產業。他想像十年後的世界,舉目所及的所有物品,其底層材料、生產過程將大不相同,「因為全世界500強的企業,都要走淨零排放、可持續、無浪費。每一項原物料的改變、每一段製程的調整,都是商機。」
國家影響力投資焦點:新能源
新能源相關領域,是影響力投資的大宗。台灣能源政策正面臨結構性的轉型,包括增加發電總類,以再生能源逐步取代傳統能源;供電朝向廠網分離;集中電網轉向智慧分散式電網等大趨勢。
與工研院密不可分的創投創新工業技術移轉(簡稱ITIC),成立於1979年,伴隨台灣的科技、半導體產業一路成長,近年也積極投入新能源。
ITIC總經理瞿志豪表示,台灣新能源產業正處於進口替代的過程,國內廠商的品質、價格開始有競爭力。ITIC以創投方式,橋接國家新能源政策與電子產業,鎖定的企業投資標的,不只看中其技術優勢,更會考量該優勢能否援引台灣的IT產業、製造業,帶動整體產業。
瞿志豪認為,全球潮流往ESG方向走,影響力投資領域中浮現不少好題目,這時,反而比一般投資更容易吸引到資金。
私募股權典範轉移 ESG主題投資漸成趨勢
創投關注產品,私募則偏重商業模式。國泰私募總經理胡全彥分享,包括太陽能、地熱發電、離岸風電供應鏈、節能倉儲、漁電共生和環保回收等,都是國泰私募觀察中的影響力投資項目。
胡全彥提醒,綠能轉型與投資的同時,不能忘記其背後風險。由於太陽能、風電等,目前仍有買方單一、過度仰賴政府政策等侷限,必須與其他發電方式比較總成本,包含燃料、機組設備以及未來的碳排放量計算方式,多方權衡後,再做出具長期優勢的影響力投資選擇。
台灣正在成為影響力投資的關鍵參與者,並將在SDGs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創投還是私募,都將持續關注具有社會和環境影響的機會,並與政府政策、產業發展密切連結,以實現共同的永續目標與財務報酬。在座談的尾聲,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 /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副理事長陳一強勉勵與會貴賓,期待看到更多台灣政府、私募積極參與影響力投資,以便與國際永續投資趨勢接軌,為社會和環境帶來積極的共好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