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旨:本文旨在探討社會影響力投資雙方(投資借貸方與貸款方)時常陷入的一些財務陷阱,並對於該如何避免提出看法。
文章內容及要點簡述:
- 何謂「社會影響力信用陷阱」?
意指社會影響力投資方在看好某一展現出商業可行性與影響力的企業、機構,並急於給予其更多資金以擴大其規模時,就有可能掉進所謂的「社會影響力信用陷阱」。
信貸機構的投資規模快速增長,無論是出於對利潤的渴望還是對進步的渴望,都會使接受投資的企業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不堪重負,並導致客戶過度負債,也可能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這些負面影響在為低收入客戶提供小額借貸服務時可能更為嚴重。以下將舉「小額信貸」、「數位信貸」、「資產融資」三個例子分別說明:
- 小額信用借貸的發展與隱憂:
- 發展:2000年代初是該產業飛速發展的時期,因為對扶貧產生正面的影響使得公有和私人投資開始增加。根據CGAP在2010年的報告指出,2004 年至 2008 年間,貸款規模增加了兩倍多,並且同時間,針對小額信貸機構的國際投資也增加了七倍。
- 隱憂:小額信用借貸的快速增長是有其風險的。因為機構規模發展快速,所以他們會迅速將員工人數增加一倍或三倍,這意味著在人才的適合度評估和培訓的標准開始下滑。例如:摩洛哥的一家小額信貸機構在三年內將員工數量增加了五倍,但其內部審計師僅增加了一倍。這導致內部的風險控管會出現問題,並且導致信貸標準下滑。像是當 2008 年金融危機來襲時,許多的客戶出現負債的情形,但小額信貸機構卻缺乏有效管理投資組合的信用風險能力。
- 數位信貸:
數位信貸不同於傳統的信貸形式,使用智能和功能手機技術或網絡平台對借款人進行登記、評分、批准和貸款。除了信用評分和銀行帳戶信息等傳統金融信息外,數位信貸還越來越多地考慮非傳統或替代數據來確定借貸人之信用。
自 2012 年推出移動銀行服務 M-Shwari 以來,該服務提供客戶數位信貸,肯亞的數位信貸市場迅速擴大。有越來越多的銀行、金融科技和非銀行機構開始提供數位信貸。數位信貸提供商開發了不同的模型來為客戶評分和提供信貸。然而,CGAP和其他機構已經充分調查並記錄了這種數位信貸熱潮的結果:高違約率、高昂的滯納金、多筆債務,以及借款方不當催收等等。
- 下個可能出現信用風險陷阱的金融服務-資產融資
資產融資是指以公司自身所擁有的資產滿足短期乃至長期的資金需求。但是一些需要進行融資的公司本身就缺乏風險管理能力,並且本身內部的財務狀況並不佳。如果不重視風險管控,再加上對於資金和資源的管理不佳,會使得資產融資也會重複上述循環的風險。
- 信貸機構和投資者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解決社會影響信用陷阱的方法不是停止向貧困家庭貸款或停止投資於這樣做的企業。相反,它是要認識到投資信貸業務意味著投資於風險管理。投信方為貧困客戶或社會影響力新創企業提供信貸服務時,需要謹慎看待貸款業務的增長速度。並且需要進行盡職調查,以驗證企業是否具備風險管理的核心要素:
-
- 需具備風險管理評估流程、專業的風險評估團隊和內部審計職能
- 清晰明確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組合限制
- 在保持風險承受能力的同時實現增長目標的能力
- 建立良好的從上到下的風險管理文化
請列出2-4個供讀書會夥伴討論的問題
- 台灣的金融監理機構需不需要針對關於社會影響力的小額借貸做出共同的規範或準則呢?
- 社會影響力借貸及眾籌募資的方式之間有什麼顯著的不同?社會影響力借貸比起眾籌募資有什麼樣的優勢呢?
- 國際上有無對於社會影響力投資的風險管理指標?